大家好,我是拼多多知識分子,今天給大家講一下直通車搜索的誤區,讓你們少踩點坑 誤區1:多多搜索的關鍵詞要多,最好把200個關鍵詞全部選滿 這當然是片面的說法,我們先通過下圖的步驟先分析關鍵詞的熱度大小: ![]() 在選詞的時候,根據不同階段的需求選擇不同的關鍵詞: 測款時 選擇5-10個熱度高的詞,5-10個中等熱度的詞做出300-500個點擊已經完全足夠判斷款式的優劣; -推新款時 選擇10-15個中等熱度的詞開始培養,當質量分上來之后根據相關性添加5-8個大詞進行投放; -快速拉流量時 選擇5-10個類目詞直接投放即可; -點擊單價太高時 把每個關鍵詞的點擊單價(和排名)控制在一個較低的位,通過大量的關鍵詞拿到分散的流量,這時才考慮使用低價廣撒網。 送上一份選詞方向表: ![]() 誤區2:搜索只用于打造爆款 多多搜索只是讓產品獲取流量的其中一個工具,功能并非只是用于打造爆款,下面列舉搜索三種用法(常用): 1.獲取新品的搜索反饋數據,判斷產品的關鍵詞競爭力,俗稱搜索測款 自然搜索是根據曝光營業額來排名的(某關鍵詞給你多少曝光,產品成交金額越高,排名越靠前),所以新品上架后需要先分析產品的點擊率、轉化率,這數據目前只有多多搜索才能獲取。 2.讓產品加速獲得搜索排名,俗稱提升搜索權重 讓新品測完之后如果讓產品在自然搜索自生自滅,一般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沖到前面,多多搜索相當于打開一個付費通道,讓產品快速累積關鍵詞成交金額,加速沖排名。 3.用多多搜索在日常提升搜索排名獲取更多流量,稱為日常推廣 當產品需要GMV去首頁或者需要類目排名的,我們可以通過多多搜索讓產品獲得更多曝光,從而獲得更多營業額。 誤區3:點擊單價越低越好 這個說法同樣也是片面的,不同時候的多多搜索有著不同的要求;我們先看ROI的公式: 該怎樣去均衡呢? 當在測款時, 應該在規劃好的測款時間內,對每個關鍵詞以最低的費用拿到足夠的點擊用于分析數據,這時優先目標是點擊量; 當需快速提升搜索排名時, 搜索排名的提升取決于關鍵詞的單日成交,在規劃好的時間內通過提高出價拿到更靠前的多多搜索資源位并保證轉化率,優先目標的是推廣營業額。 在日常推廣時, ![]() 需要考慮的是不虧損的情況下做出最大的營業額,此時通過控制點擊單價保證推廣結果在持平ROI以上 PS: 持平ROI概念:當推廣費等于產出的利潤時,這時候的ROI值叫持平ROI。 持平ROI=售價/利潤。 誤區4:停掉多多搜索,自然搜索就會掉排名 這是真躺槍系列,自然搜索和多多搜索是擇優展示,需要分三種情況來說明: 1.自然搜索排名>付費排名 此時產品在搜索的表現是:只能查詢到關鍵詞的搜索排名,付費的多多搜索全天都是0曝光,只有提高點擊單價(進而進入第二種情況),后臺數據才會有曝光數據。 2.自然搜索排名<付費排名 此時產品在搜索的表現是:只能查詢到付費的多多搜索排名(此時位置是1、7、13、6n-5),自然搜索0曝光,當降低點擊單價(進入第一種情況)時,付費搜索會出現0曝光的情況。 3.付費排名時有時無 因為自然搜索排名和付費搜索的排名都不是完全固定的,下架或者同行競爭會導致排名變動,在非系統異常情況下排名波動是很小的,這時產品的自然搜索和付費是在非常近的位置,應該停止這個關鍵詞的推廣。 舉例:自然搜索排名在第8名,付費搜索在第7名,這兩個位置的曝光量是完全一樣的,但只會顯示第七名,是在花1+1=1的冤枉錢。 誤區5:關鍵詞的質量分到10分就可以了 眾所周知關鍵詞質量分是1-10分,在推廣過程中, 關鍵詞排名=關鍵詞質量分x關鍵詞出價。 實際點擊扣費=下一名出價x下一名質量分/自己的質量分+0.01元 但在推廣的過程中,兩個產品的關鍵詞都是10分,同樣出價2元,排名得分都是20,誰先誰后呢? 通過這段時間的數據分析發現:影響質量分除了核心的點擊率指標,關鍵詞的相關性、日均消耗、ROI這些內容同樣是質量分的考核內容。 所以后臺顯示的關鍵詞質量分10分還只是剛入門,要想以更低的出價拿到更好的位置,還需要在上面這些方面下足功夫。 (十分只是后臺質量分最高的展現形式,在十分上還能提升,只是這個提升你看不到,需要你自己去感覺,對比你的PPC點擊單價和點擊量去看你的質量分上升了多少) |